漳州:实行“交叉巡察” 破解人情困局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       2017-09-15 11:31: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5112777

  “你提到广告制作费包括入村宣传一项,请问你们深入了哪些村?租用了几辆车……这些都需要向我们做详细的说明。”

  一连串发问让长泰县民政局某下属机构负责人张某措手不及,他没想到交叉巡察组是有备而来,看着完全陌生的外县干部脸孔,他感到没有办法回避问题,于是慢慢厘清头绪,一一回答起来。

  这是福建省漳州市县(市、区)交叉巡察组开展工作的一个镜头。据悉,今年5月初,为减少“熟人社会”干扰,破解县级巡察难题,漳州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打破原有以县域为单位的结构,将抽调的县级巡察组人员进行混合编组,合理搭配,统一名称,在各县(市、区)开展民政系统的第一轮异地交叉巡察。

  “首轮交叉巡察的‘纯外地人员’模式虽然最大程度减少了说情风影响,降低了跑风漏气的风险,但因为组员不熟悉当地的有关规定,与相关科局、部门沟通不够顺畅,在人员、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巡察的效率和深度受到一定影响。通过反复推敲磨合,在当前开展的第二轮县(市、区)交叉巡察中,我们采取6名外县巡察人员+2名本县巡察人员的‘6+2’人员组合模式。”漳州市委巡察办综合科科长李坤毅介绍,“这种模式能较好地解决异地人员对环境不熟悉、工作切入慢、组员协调难等问题。”

  交叉巡察组实行上一级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和本级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双重领导模式,以上一级领导为主,在坚持分级负责,主体责任不变的情况下,巡察发现的问题和工作情况在上报被巡察单位党组织所在县(市、区)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的同时,上报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

  为进一步减少“人生地不熟”因素影响,组员都要预先做好功课:“哪些环节容易滋生腐败?如何将重点内容具体化、条目化?如何排兵布阵实现效率最大化?”在第二轮交叉巡察开始前,市委巡察办邀请参与第一轮交叉巡察的组长做经验介绍,使第二轮巡察有的放矢、少走弯路。组员还自学救灾救助款物及低保资金发放标准等政策规定。

  如何迅速找准切入点,快速打开工作局面?县(市、区)交叉巡察组组长李宏晖有自己的心得。8月8日,他带着5名巡察组员,一入驻龙海市民政局就亮出专项资金使用、津补贴发放、土特产支出、招待费、车辆费用、工程建设情况表和汇总表等7套表格,由被巡察单位组织人员进行自查汇总,巡察组再依此进行分析判断和重点抽查。

  “你们都是外地人,咱就有话直说了,有人死了两年还在领低保,是不是该查一查……”一位村民对到基层查访的交叉巡察组说。大胆运用谈话手段是交叉巡察组精准挖掘问题的诀窍之一,据李宏晖介绍,为了解龙海市低保救助政策的落实情况,他们随机抽查两个乡镇所辖村,通过“察、问、谈、访”低保户和村民等方式,核对与书面材料不一致的疑点,发现低保评定、核销及殡葬管理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在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市县联动巡察“一盘棋”逐渐形成:市级和县(市、区)民政系统同步开展巡察,市级巡察发现的突出问题,督促县级巡察加强跟踪督办;县级巡察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市委巡察机构作为重要的工作参考,实现上下联动、互相印证、信息共享,提高了巡察的精准度、实效性。第一轮县级交叉巡察共发现问题72个,线索35条。

  “交叉巡察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基层因人情关系复杂而不敢监督的难题,是我市创新巡察工作方式方法、亮剑基层‘微腐败’的大胆探索。”漳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林叶萍说。(吴怡婷 李国锋)

相关动态

?中共厦门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厦门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闽ICP备  1301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