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移风易俗带来好社风

 来源:福建省纪委监察厅网站      作者:       2018-01-18 08:34: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5152193

  福建省永安市文化广场热闹非凡,人头攒动,市民们离开牌桌,到广场跳着健身操;清流嵩溪镇元山村,以往庙会大操办陋习不见了,却吸引不少乡村游市民,原本处于冬闲的百姓办起农家乐,众多旅客正在尽情品味。

  时值冬季,气温骤降,但在三明,处处洋溢火热的场景,一阵阵清风吹拂着三明大地,这一情景出现,离不开移风易俗的功劳。

  带“彩”打牌,少了

  “‘乾坤’二字笔调遒劲,下笔带有锋芒,收笔上却有一点仓促,再稳当一些会更加舒展”“老当益壮,我看笔势雄健一点也不错嘛”……

  当冬日的第一抹暖阳透过窗口,洒进院落,永安市燕北街道江滨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的热闹也如约而至。在这里,有三五成群的书法研习,有环坐比肩的茶道品茗,也有面面相对的棋艺切磋。

  相比于之前麻将、扑克如切如磋的紧张、嘈杂,如今多了一份闲适与生机。这一改观,正是源于永安市开展移风易俗综合整治“带彩打牌”不良风气工作。

  “‘带彩打牌’是指带有财物输赢的打麻将、玩扑克等形式的娱乐活动,参与‘带彩打牌’,不仅容易滋生享乐主义,腐蚀党员干部,从这几年查处的案件来看,一些党员干部落马,都与‘带彩打牌’有关。为营造良好的党风政风社风,自去年10月以来,永安市率先在全市开展‘带彩打牌’专项治理活动,通过引领宣传与查处震慑同步发力,多措并举开展综合整治工作。”永安市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不会被牌桌‘绑架’了”“运动锻炼的人更多了”“有更多时间陪家人了”……经过历时三个月的先行先试,永安市民的切身体会最真切,“带彩打牌”的越来越少,解开牌桌、牌瘾束缚后的永安,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来自燕北街道江滨社区的退休党员老毛和以往的牌友有了“新乐子”。由于赋闲在家,以往他和老友都爱“打点小钱,搓搓麻”,掀起拒打“带彩牌”宣传后,老毛第一时间当起了“宣传员”和“监督员”。他还主动牵头组起了“兴趣小组”,分出书法、棋艺、太极、剪纸等互教、互学、教学相长。“党员要带好头,大家都觉得很充实……”他说,自己也学了太极,已经能打好十二式了。

  来自大湖镇坑源村开小卖部的老板王姐原来就在店铺支两张牌桌赚点桌钱,自己也过过牌瘾。“偶尔邻里间也会因为打牌起小争执,现在大家不爱打了,我自己就做起了手工小生意……”王姐边说边裁剪案边的布头,遏制“带彩”风后,王姐主动签署了拒绝“带彩”打牌承诺书,边看店边拾掇起了纳鞋底的手艺,还经常和昔日“牌友”一起学跳广场舞、学打腰鼓。

  “第一阶段整治已经完成,禁止‘带彩打牌’知晓率达到80%以上,推进移风易俗氛围良好,”该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介绍,在示范引领的基础上,下一步将进入全面推动阶段,把宣传教育、监督检查和查处问责贯穿始终,建立健全防范“带彩打牌”长效机制,推动全社会移风易俗。

  庙会大办,变了

  1月7日,清流县嵩溪镇元山村村民张承荣一家大早就忙碌了起来。张承荣忙着杀鸡宰鸭,他的妻子在自家菜地里采摘葱、蒜、花菜等。

  “家里要来贵客吗?”笔者好奇地问道。

  “是啊,昨天旅行社打来电话,今天一批上海来的游客要吃农家饭,我们得提前准备。”张承荣乐呵呵地说。

  张承荣的快乐之由,得从今年清流开展的移风易俗工作说起。

  清流是客家县,客家人将其祖先迁徙之日定为纪念日,也称庙会。纪念日期间,家家户户会邀请十里八乡的亲戚朋友到家里小酌几杯,以表庆祝。

  “过去,村里的庙会非常热闹,家里要花上几千元钱备些酒菜,摆上十几张桌子,招待亲朋好友。”张承荣介绍道,女主人煮菜累,男主人喝酒累,时常有亲朋好友贪杯,偶尔还会出现打架、醉驾的现象,造成不良影响。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庙会期间出现了攀比现象,滋生了“歪风”。

  为防止庙会“歪风”滋长,清流县纪委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后,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治理工作,倡导“庙会新风”。嵩溪镇依托辖区的旅游资源,引导百姓将庙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举办小吃文化节,开设农家饭。期间,各家各户将拿手的客家小吃向客人奉上,不仅有了一定的收入,还节约了传统庙会吃请的费用。

  “镇辖区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以往都会在不同的日子举办庙会,仅在买酒菜上就要花费数百万元,个别农户还借钱办庙会,这样不仅浪费,而且增加了大家负担。”嵩溪镇纪委负责人介绍。

  张承荣和笔者算了一笔账:传统庙会,他家里要花费6000多元,对于年收入仅4万多元的家庭,也算笔大开销了。自从将传统庙会与乡村旅游结合后,这笔费用不但不要支出,家里的农家饭还打出了名声,现在经常有外面的游客来订餐,每天收入都有数百元。

  倡导“庙会新风”,清流百姓得到了真真切切的实惠,无不竖起拇指点赞,家家户户在庙会上的支出减少了,乡村游的兴起,百姓腰包渐渐鼓了起来。

  婚丧操办,简了

  “前段时间,我儿子娶媳妇,按村里规定,只请了一餐,不失面子也不浪费,给农民省了不少钱……”

  大田县谢洋乡村民老林谈及村里的新变化,向笔者竖起了大拇指,“按以前风俗,办红白喜事都要安排吃三餐,现在统一改成一餐,这个改得好!”

  在石牌镇拱桥村村民老苏也感同身受,拱桥村的村规民约中规定:丧事也一律简办,费用控制在1.5万元以内,减轻了不少负担。“在农村,婚丧嫁娶、升学、满月、搬家、甚至迁坟都要大操大办,每年人情往来支出就高达上千元,真是劳民伤财,苦不堪言。提倡移风易俗,节俭操办红白喜事,真是件好事!”

  如今在大田县,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新风尚蔚然成风,原先讲排场、比阔气的不良风气不见踪影。

  大田县将整治“红白喜事大操办”不良陋习作为推进精神文明和移风易俗的突破口,不仅通过网络、电视、微信、户外广告牌等媒介,大力宣传移风易俗新风尚,还组织全县党员和公职人员签订操办红白喜事“六不准”承诺书。

  以点带面,示范带动。该县在18个乡镇建立28个移风易俗示范点,着手建立“三书两会一约一卡”,即操办红白喜事“六不准”承诺书、婚事从简承诺书、移风易俗倡议书、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村规民约、婚丧喜庆事宜提醒卡,推进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反对盲目攀比,努力实现文明乡风全覆盖。

  “我们将进一步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党员干部在操办或参与婚丧喜庆事宜中出现的顶风违纪等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大田县纪委负责人表示。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风俗既是长时段历史变化的一个结果,也引领着当前乡村社会的价值观。针对带“彩”打牌、婚丧嫁娶、庙会大办等陋习,三明市纪委班子成员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各县实际,从去年9月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移风易俗“一县一治理”专项行动,并明确由各县纪委牵头,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

  “化俗不易,贵在因民。下一步,在做好移风易俗工作的同时,我们将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摄入传统习俗的文化元素,让民间习俗这一老树展出新枝,从容地开启新生活,让时代新风荡涤在三明土地上。”三明市纪委相关负责人说道。(三明市纪委)

相关动态

?中共厦门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厦门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闽ICP备  1301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