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不染尘君子比德 塘以鉴景学士知方

——“米王”陈炳猷及其后人的家风故事

 来源:厦门日报      作者:       2017-09-18 15:18: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5113439

莲塘别墅正门冠头楹联苍劲有力。

  孩子们用稚嫩的童音朗诵陈氏家训:“至要莫如教子,最乐无过读书。自奉必须俭约,倾心乐善好施。为人不夷不惠,睦友孝事父母。大丈夫鲲鹏高翔,好男儿君子比德。”时光好似一条长轴,让人看见陈炳猷家族的坚守与传承,看见中华文化自信的优秀基因。

  海沧区西北角,有一座总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的大型闽南红砖建筑群,110年来,这座历史学家和文人学者口中“绝冠八闽大地”的莲塘别墅,静静伫立于“莲花洲”上,它是“越南米王”闽商陈炳猷的故居。

  说起来,莲塘别墅只是莲花洲建筑群的一部分,莲花洲由住宅、学堂和家庙三部分组成,莲塘别墅乃陈氏学堂所在。莲塘别墅正门左右两边一副冠头楹联“莲不染尘君子比德,塘以鉴景学士知方”苍劲有力,深刻表达了主人对处世立德、读书育人的重视。学堂弟子每每出入,均能注目,无不深受濡染熏陶。如今,陈氏后人多居海外,但代代相传,润物无声,将陈氏祖训由海沧一隅传播至世界各地。

  致富不忘乡邻

  倾囊振兴国家

  陈炳猷祖上世代务农,家境贫寒,至父辈开始至南洋谋生,家境逐渐好转。陈炳猷的父亲陈再嘉十分重视教育,家境稍有起色,便开始让孩子学习文化。1855年,陈炳猷出生,族谱记载其“生而颖,异诵读,胜常儿”。陈炳猷成人后,舍农就商,与父亲同往越南经营米业,因天资聪颖,勤劳踏实,又颇具商业头脑,几年后,就成为家族米业“掌门人”。在他带领下,陈氏家族跻身越南商界翘楚,成为集种植、加工、运输、销售一条龙的米业大王。

  发家致富后的陈炳猷,没有忘本,他体恤民生,关心疾苦。19世纪90年代前后,漳州至嵩屿一代鼠疫频发,又逢南靖洪灾,民不聊生,尸横遍野。远在越南的陈炳猷得悉,立即联合同在越南经商的堂兄弟陈炳勋和陈炳坤,汇回银两,又源源不断运回20万斤大米,赈济灾民,抚恤乡邻。陈氏家族还在海沧、石美等地开设药局,免费为乡民施医、施药、施米、施衣、施棺,十几年如一日。对于贫困百姓的借贷,陈家向来有求必应,从不催还,当地百姓无不对这个富贵不忘根本、积财不忘贫民的“米王”及其族人交口称赞。

  对乡梓慷慨如斯,对族人及子孙后代却要求严苛。在莲塘别墅右侧墙壁醒目位置上刻着《朱子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时刻警醒子孙当勤勉奋发,不忘根本。

  陈炳猷及族人勉力实业救国,1906年福建筹建铁路,陈炳猷和堂弟陈炳煌慷慨解囊投资800万银圆。陈炳猷还动员族人积极投资,陈炳煌利用自己担任过广九铁路提督、交通银行广东分行行长的人脉关系,从银行贷款50万银圆,铁路最终于1911年通车运营,沿线百姓、商贾无不受益。这就是福建历史上第一条铁路——厦漳铁路。

  更令陈氏子孙骄傲的,是陈炳猷、陈炳勋和陈炳坤三兄弟变卖资产支持孙中山先生革命的义举。陈氏兄弟先后三次出资白银1600万两资助孙中山先生完成共和大业,并曾支持晚辈陈其镳以20万大洋救孙中山出狱。谈及这段往事,陈氏后人说:“祖辈所做一切皆源于社会使命和爱国情怀,即便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也无所悔怨。但祖辈精神早已血脉传承于我们。奉献社会,振兴国家,是祖训流传给陈氏后人不竭的动力。”

  “小爱爱家,大爱爱国”,陈氏后人如是说,如是做。1949年在解放厦门的石甲头战役中,陈氏族人带头把所有门板全部拆下,送上前线支援战事;时至今日,听闻海沧区政府要在村居兴办书院,全族上下全心全意,不惜祖宅寸土寸金,让出芦塘陈氏祠堂作海沧芦塘书院使用,免费向村居百姓开放。

  立教兴材育后人

  家风浸润社风纯

  诗礼传家,书香经世。陈氏家族深知立家容易守家难,只有兴师重教,才能凝聚家族灵魂。陈炳猷重视教育,在兴建陈家大宅时,同步规划了莲塘学堂(即后来莲塘别墅)的建造,整个莲花洲建筑呈“品”字形——家庙、学堂、宅院三足鼎立。一个“品”字,寄托陈炳猷对子孙后代的谆谆教诲:君子当有修身、清廉、高洁之品。

  从1880年陈氏开办芦塘家塾、1898年重修沧江书院、1908年开办莲塘学堂,到后来的沧江小学,再到如今的海沧中心小学、海沧中学和龙海第二中学,陈氏族人走出了一条将私塾办成公学,以家风浸润社风的兴学之路。莲塘别墅中,除学堂正门的冠头楹联外,立柱上另两副石刻楹联也颇具深意:“立教兴材凡在吾徒有责,致知格物谁云大学不传”“能明德新民所学无小,合百家众说而衷以经”。以字入石,言明心志:不仅要办陈氏族人的学堂,更要办振奋民心、教化社会的百姓学堂!

  莲花洲上的学堂,鼎盛时期有学生100多人,生源除少数族人子弟外,大多为当地优秀农家子弟,陈氏家族不仅让家境贫苦的农家子弟免费上学,更出资奖励优秀学生。1905年,沧江书院改为沧江小学,陈炳猷堂弟陈炳煌妻舅黄念修为首位校长,陈炳煌之子陈其旋、陈炳猷七子陈其训也先后在学校教学并担任校长。

  1939年,日寇轰炸沧江小学,在最困难危险的时刻,陈氏族人丝毫没有动摇办学志向,毅然决定将沧江小学搬至莲花洲大宅继续上课。在此期间,海沧爱国华侨在莲花洲大宅开办海沧私立三都中学,大宅77间房,族人仅自用26间,其余让出作为教室及师生宿舍。虽说是“租借”办学,但24年间,陈家人分文不收,传为佳话。这是一个家族对教育的认知与付出,受家风濡染,陈氏子孙从事教育者甚多。祖辈殷殷教导,后辈至诚至真,陈氏敦厚诚实的家风养育了自己的后代,他们勤奋努力、踏实求真,以简朴至臻的方式传承祖辈遗风。

  一个家族树人立德的梦想,历经一个多世纪,仍延绵不绝,绽放新生。陈氏家族参与创办的沧江小学,如今成为海沧中心小学,私立三都中学,几经变迁成为龙海第二中学和海沧中学。如今,海沧中心小学校内的“奎星楼”依旧挺立,它是陈氏家族兴师重教的一个缩影,更是那个时代无数海外侨胞爱国怀乡的剪影。他们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谱写和延续着心中的“中国梦”。

  芝兰玉树传家风

  我辈岂是蓬蒿人

  莲花洲大宅门前的另一副楹联“大丈夫为人处世芝兰玉树,好男儿志在四方鲲鹏高翔”,寄语子孙为人当有高洁之气,处世需怀远大抱负。

  陈炳猷最小的儿子陈其彬毕业于中央国立大学商学院,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赴越南创办华侨报纸《越南日报》,任副社长兼发行人,不遗余力宣传抗日。为了支持祖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他不断变卖家族在香港的大量资产,筹钱筹饷,多次采购医疗物资和紧缺药品,运往抗战前线以及解放战争前线;支持筹建香港南洋银行,开通侨胞支持国内抗战的汇路;多次转移保护爱国人士出入香港。陈其彬离休后,简朴低调,一家四口长期住在简易的两房一厅内。谈及先祖,他说“莲花洲是我的一个梦”,这个梦伴随了他的一生,他是真正将“君子比德”践行到底的人。

  陈炳猷的堂侄儿陈其镳,毕业于岭南大学,后留学法国。1911年,年仅17岁的陈其镳追随孙中山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起义幸存后,他改名陈劫余。新中国成立后,他长居香港,为祖国和平统一奔走呼号。

  陈全志是陈炳猷的曾孙,曾任厦门市烟草专卖局局长,他乐此不疲地践行乐善好施、重教兴才之祖训祖德,助贫困、做公益、当义工,二十年如一日。陈全志说:“祖训以莲的冰清玉洁比作君子德行,家规要求大丈夫‘芝兰玉树’,这些我都牢记在心,时刻鞭策自己。”陈全志夫妇用个人工资默默资助4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被他们亲切地称为“陈爸爸”“陈妈妈”。每谈及此事,陈全志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陈氏后辈人才辈出,他们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将陈氏家风家训传播到社会,形成了“小家带大家”的辐射效应。最难能可贵的是,莲花洲的陈氏子孙和族人始终用行动践行祖训祖德,用行动恪守陈氏一族最为看重的“君子之德”。

  时间之于莲塘别墅,仿若停息,这里还是原汁原味的红楼古厝,建于“莲花蕊”上的庭院,仍是“一山入画送青来”的美好景象。流连于此,听见孩子们用稚嫩的童音朗诵陈氏家训:“至要莫如教子,最乐无过读书。自奉必须俭约,倾心乐善好施。为人不夷不惠,睦友孝事父母。大丈夫鲲鹏高翔,好男儿君子比德。”时光好似一条长轴,让人看见陈炳猷家族的坚守与传承,看见中华文化自信的优秀基因。(作者:陈蕾 资料提供 陈全志 摄影 郑伟明)

相关动态

?中共厦门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厦门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闽ICP备  13011616